当前位置:迎风书院>历史军事>雾起天明> 第八章 作诗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章 作诗(1 / 1)

言承三人等了约莫三刻钟,才等来去往星河郡的船只,从这里到郡城约莫只要两个时辰左右。

言承三人来到一座巨大的码头,言承估算了一下,像他们乘坐的这艘船,足足能容下三十艘左右,要知道,他们坐的这艘,长约十丈,宽约三丈,可想码头之巨大。

林婉宁众人也走下船,看着远去的言承三人,也没上去搭话,只是默默走上码头阶梯,去往西城门口。

言承一连两天住在房里,饭菜也是老潘两人拿到房内,直到第三天中午,言承起床伸了个懒腰,懒洋洋地朝老张问道:“老张啊,这几天逛得咋样?”

言承笑了笑没说什么,有人在喧闹中寻找静谧,而有的人在静谧中期待喧嚣。当然,也有人在今日的喧嚣中争取日后的静谧,也有人在今日的静谧中向往日后喧嚣。

此时正值中午,却因为阴天的缘故,猛烈的太阳未能照映在大地上。言承右手放于腹前,左手放于身后,抬头挺胸地走在宽敞的大街上,过了半刻钟,言承心里感叹一声,果然,保持风度确实挺累的,随即双手自然垂下,微微弓着身,找了个人少的阶梯坐下。

言承叹了口气,休息了片刻,走上阶梯,来到一棵大树下,便看到有一男一女在那下棋,言承没去打扰,而是找了个石凳坐下,这是一个小山坡,上面并没有建筑,只有三棵大树,山坡并不大,三棵大树的余荫便把地面全部盖住了。

言承觉得坐着也累,干脆直接坐在草地上,看着远处的风景,在他的视野里,除了高耸的城墙,在极远处有一排灰蒙的高山,因为天气原因,只能隐隐约约地看清楚。

“文字功底差了些。”言承身后传来一个男子的嗓音。

“先生有何指教?”言承站起身,转头笑着朝中年男子说道。

“闲来时也偶有所感,便不吐不快。”言承谦虚的回了一句。

纵观历史多少文人墨客的偶有所感,便惊艳了半部诗书,或喜、或悲、或怒、或哀…

“不知先生找在下可有事?”言承试探性问道。

“这是?”言承并没去接,而是语气带着疑惑道。

“小友可有兴趣?”苏飞扬解释了几句,又将请帖递给言承,脸上带着笑容朝言承问道。

苏飞扬满意点了点头,刚想再说什么,只见一位女子走到苏飞扬身边,女子看着二十岁左右,面容虽不算精致,但极致的身材却让人眼前一亮。

苏飞扬一时竟有些尴尬,光顾说话了,忘记问讯姓名了。

“原来是言公子,在下苏秋灵,可否在诗词方面与言公子探讨一番?”苏秋灵看着言承,语气略微加重道。

言承看着苏秋灵,随后笑着婉拒道:“在下连学塾都没上过的人,便不在姑娘面前献丑了。”

“正是。”言承淡淡的回了一句。

苏秋灵眼眸温柔了些许,脸上也多了笑容,柔声说道:“无妨,耽误不了公子多长时间的。”

苏秋灵也不管言承答不答应,直接走到石桌旁的包裹中拿出两张纸和两支笔,看向这边朝苏飞扬道:“爹,研墨。”

一旁的言承有些好笑,堂堂副山长,家里也有本难念的经啊,嗯……应该还不止一本。

苏秋灵朝言承开口道:“请。”

“言公子以前来过颢景城?”苏秋灵问道

“好,那便以春夏秋冬作为诗题。”随即苏秋灵又补充道:“言公子可有异议?”

“好,那便作诗。”苏秋灵说完将纸笔递给言承,言承接过纸笔,随后苏秋灵又拿出“镇纸”递给言承,言承一一接过,做完一系列准备后,一旁苏飞扬开口道:

言承在心里思考着四季独有的美景,片刻便想到春日的柳絮、夏日的蝉鸣、秋日的稻谷、冬日的寒梅。言承一笑,便在纸张上毫不犹豫写下“柳絮轻扬日影长。”

又将近过了三刻钟,两人才陆续放下笔,期间苏飞扬又给两人研了一次墨,率先写完的言承没刻意去看苏秋灵写的诗,而是静静等待苏秋灵写完。

“柳絮轻扬日影长,”

“飘叶梧桐思不尽,”

苏飞扬点了点头,又拿起苏秋灵的纸张在手里看了一眼,便也朗诵道:

“秋月明如镜,冬雪净如心。”

“愿得安如此,年年赏此时。”

言承笑着放下纸张,开口道:“苏姑娘作诗,在下佩服。”

“言公子作诗,小女子也佩服。”

双方作诗言承偏向落寞之意,而苏秋灵则恰恰相反,诗中尽是美好。

见两人不说话,苏飞扬只好开口提醒一句:“给诗命名吧。”

苏秋灵也拿起笔写下《四时叙事》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