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火车命案4
“老覃,你有怀疑的人吗?"付靳锋问。
老覃皱着眉头想了想,“我认为,包兴振、张郁、冯永超嫌疑最大,包兴振和冯永超的座位都在死者附近,案发之时,他们统一没看到,没闻到血的味道,第一时间冲到3号车厢连接处抓住肖大芳同志,未免太过热情、热心了点,大有要批杀人嫌疑嫁祸到肖同志身上的嫌疑。张郁面对面坐在死者对面,身上带着死者被割喉咙之时喷洒的血迹,他的左手背上还有几道新鲜的抓痕,如果死者死前跟人有过冲突,他的嫌疑和作案时机都很大。”付斩锋点点头,又问其他人,“你们怀疑谁?”一个乘警道:“我们把死者附近乘客所携带的包裹,包括整个三号车厢都仔细搜查了一片,没找到凶器,倒是从死者座位旁边的过道,到车厢连接处带血的脚印都查了一个遍,嫌疑最大的就是现在的七位嫌疑人。其中,肖大芳同志脚上的鞋子上没粘血,脚上血迹较多的,跟覃公安说得三人相符合。”“我认为,不一定是这三个人下得手,也有可能是女人下手。"另一名公安提出反对意见,“一个女人如果受到刺激,在情绪极端失控下,会爆发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力量,就比如肖同志先前被包兴振四人冤枉成杀人凶手,她气愤之下,直接把他们的脸打肿了!”
肖窈…….
这也能扯上她?
扯了扯嘴角,肖窈认同道:“我也觉得女人有动手的可能。”“你有什么依据?"老覃本就不满意付靳锋把这个带有杀人嫌疑的肖大芳,留在他们乘警审问的地方,看她反驳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,心里很不爽,说话十分不客气,“你不是我们公安系统的人,不要头脑一热,胡言推测。”“我自然是有些依据的。"肖窈摊开自己一直拽在手心里一粒米粒大小的三角形铁片,“你们看看这是什么?”
几个乘警公安凑到她面前,仔细观看,没看出来那个什么玩意儿。倒是付靳锋看出了眉头:“这是某种刀片断裂后的一角,看材质,很像是我们男同志刮胡子用的那种双面刀片。”
众人神情一下亢奋起来,“难道这就是杀害死者的凶器?肖同志,你是从哪找到的?”
肖窈将那个小铁片放在桌子上道:“在死者尸体身下的血滩中发现。”那个铁片很薄,不到两毫米宽,又只有米粒大小,要混入大滩的血迹中,不仔细看,的确看不到。
众人有些惊异,她到底是什么来头,不怕死人也就算了,居然还敢观察死者尸体,从尸体下的血滩中找出物证。
不过不管她是什么来头,目前她没杀人嫌疑,付靳锋又像是跟她认识,站在她这一边,他们也不会多问。
陈明推测:“如果这个小铁片是凶器的话,如付公安所言,它是刮胡刀,只有男性才用,女性不可能用刮胡刀吧?”“谁说女性不能用了?"肖窈指着锅炉房煤炉旁边桌子上放着的一张老旧画报道:“看到那张画报上穿布拉吉和短袖长袍的女星照片没有,她们腋下没有毛,一般用直剃式刮胡刀进行刮毛,让腋下看起来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,很多爱美的女同志也有样学样,跟着用刮胡刀剃毛。当然,很多会理发的女同志,也会用这种刀给别人刮头、刮脸、刮胡子等等。”六零年代的刮胡刀不像后世那样有多种多样的刮胡刀用具,方便男士刮胡子,这年代男同志们用的刮胡刀,大多都是一种长约14--17厘米之间的折叠式刀具。
这种刀具,下半部分是木头做得木柄,中间有个凹槽,方便人们拿刀,刀也可以折叠放入凹槽,不会伤到人的手。
上半部分有5-7厘米长,两个可折叠在一起的刀片凹口,一个反方向的刀盖,避免刀刃放进口袋里,锋利的刀片划伤衣物或人。两个折叠刀片凹口,可以同时放两个刀片,拉开一段距离同时使用。一般来说,大家只会拉开一个刀片凹口,安装上双面刀刃进行刮头或者刮胡子。
直剃式刮胡刀的刀片,是用类似于火柴盒一样的盒子装着双面刀片,盒子里装着3-5个刀片,每个双面刀片都是用独立坚硬的油纸包裹着,刀片四四方方,长宽度约为五厘米,中间有一道波浪形的齿痕,要换刀片之时,需要沿着中间的齿痕小心对折,将四四方方的刀片折成两道小的刀片,将其中一个刀片,安装在直剃刀的凹口上就可以使用,剩下的小刀片放回盒子里,等凹口上的刀片镇了换着使用。
这种老式剃胡刀的刀片既薄又锋利,很多人在对折掰开双面刀片的时候,总会被刀片割个小伤口,通常只会伤在表面,冒一点血珠,两三天伤口就好。这种刀片,安装在刀槽里,刮胡子刮得利索干净,要用来割其他较为坚硬东西的话,如果没放在刀槽里,就用薄薄的刀片割,很容易把刀片割断。刘肃恍然大悟:“这就是这个小刀片遗落在死者身下血滩的原因,凶手怕引人注目,没有用体积较大的直剃式刮胡刀动手,而是用双面刀的一半小刀片动手。那刀片又利又薄,她要想一口气割断喉咙,杀死死者,势必要用很大的力气!这样一来,刀片承受不住她的力道,又或者是死者喉咙间的骨骼太硬,刀片从中折断,这个小刀片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,折断一小截遗留在死者的喉咙里,等到死者踉踉跄跄地走到车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