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第四十九章
如果不是漆云舒很早就去学校了,夫妻俩都想冲到儿子的卧室大喊一声,″你妹呢?”
毕竟,他俩看到手机推送门锁记录的时候,已经冲着对方惊呼过,“小的那个呢?″
按理说十三岁的女孩,又不是六七岁的小朋友,不用这么一惊一乍,但星砚有前科且战绩斐然。
星砚小学入校之前,要求检查每个新生的疫苗接种情况,夫妻俩一边填信息一边带着星砚去补最后一针。
全是拖延症的锅,因为星砚以前被送去医院检查过是否有多动症,相关经历的体验感很差,所以她对医院很排斥,每次去扎针都不乐意,硬是拖到快开学还有一针没扎上。
在如何逮住星砚这件事情上,郝仁和温柔有着丰富的经验,两个人合力动手,能把个七岁多的小朋友摁住。
但正巧赶上郝仁临时有事,会晚来汇合二十分钟,温柔痛失战队小伙伴一时就没看住,让星砚转眼间不见了。
那时候,郝仁一家还没有搬到现在这个大房子,住的地方在镇子那边,去接种疫苗的医院就在旁边,离得很近,所以他俩以为星砚是躲回家了。结果没有,家里根本就没人回来,他们吓丢半条命似的到处找,又是报警又是联系朋友帮忙,真的以为星砚被拐走了。平时再怎么活蹦乱跳像条胖鲤鱼,力气大到夫妻俩要吃参片来回血回蓝的孩子,要是真的遇到心存歹意的成年人,也很难有挣扎和反抗的余地。在这样的焦急寻人之中,晚上夜幕降临的时候,星砚的太姥姥如救星一般打电话过来,说孩子自己走过来了。
镇子离太姥姥住的村里,大概有四十多公里,这么一整个下午星砚居然走回去,到晚上才到。
天知道老人家听到拍院门的声音,以及家里大黄狗嗷嗷摇尾巴很激动的样子,推开门看到星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,有多震惊。忙招呼进来洗手擦脸,喂水和端吃的,然后给夫妻俩打电话说孩子在这里。整段回村路其实挺复杂的,出镇、岔路、高速转匝道还有段路灯不太好的乡道,七岁的孩子就这么走到晚上,天黑之后也不怕,全程磨损最严重的只有鞋底。
姑且不论童鞋的质量居然能好到这个程度,就说星砚为了不扎针,暴走四十多公里的壮举,也惊到帮忙找孩子的警察和朋友们了。简直让星砚一战成名,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镇子的传说。邻里和熟悉的叔叔阿姨见了她,也都要叮嘱一声出门要和家里大人说,然后感叹郝仁夫妻俩真会养孩子,怎么把孩子养的这么皮实和健康的。谁让这孩子是真的太能走了,比人家徒步锻炼走的还远,甚至还有体校老师找上门,看看星砚有没有想走体育这条路。别说七岁了,就是十七岁来走个四十多公里,也不会体验感就是有点渴,需要多吃两碗饭,睡一觉又是活蹦乱跳,这耐力和恢复速度强的可怕。后来身边朋友还有托关系来打听怎么养孩子,以及星砚就是单纯精力旺盛,身体底子特别好,但没半点好胜心,实在不适合竞技类对抗的事情,暂且不提,但这次黑历史让夫妻俩对"找不见星砚"有着很深的心理阴影。毕竞,这是亲手照顾到大,最累最绝望的时候,夫妻俩抱头痛哭在自责这命是非活不可吗?他们也不年纪轻轻了实在不行嘎掉算了的崽!在星砚十岁前,夫妻俩还可以相互鼓劲,再坚持坚持,等孩子长大就好了。结果这都十三岁了,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都要委婉提醒家长,孩子的身心发育之后容易青春期、情绪敏感甚至暗生情愫之类的,要让父母多多关注,但星砚除外,依然保持横冲直撞谁都能怼两下的状态。别的女同学,老师会关注是不是偷偷拉直头发了,改校服裤腿了,和班里男生传小纸条了。
对于星砚,老师就会关注这孩子是不是在和大部分活动,有没有脱离视线撒欢消失,有没有闯祸,有没有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,气哭别人之类的。某种程度上,也是不忘初心,什么青春期躁动和荷尔蒙无法撼动半点了。“明天,明天我就下单换个可以录视频的升级款门锁。”郝仁看着家里每个角落都没孩子,手机上也没收到什么消息,就朝无辜的门锁下手了。
而温柔则想到什么似的,快步往玄关附近走,然后低头到处找,总算在换鞋凳下面找到星砚留的便利贴了,说她出门去买早点了。便利贴粘性比较差,估计是关门的时候一吹风就带下来了,飘到换鞋凳下面差点没发现。
“换,下午也再给星砚买一批质量好的便利贴,这什么破便利贴这么容易掉!”
可见只有一类人才可以长久的当夫妻,温柔迁怒起便利贴来,一点不亚于郝仁对门锁的蛮不讲理。
一看星砚是出门买早点才不在家,不是又准备调整出门暴走了几十公里,夫妻俩立刻就被哄好了。
忘掉刚才的血压升高和担惊受怕,开始高高兴兴趴窗户边守着,还在商量要不要去小区门口等,就是担心影响星砚去买早点的成就感。可见能养出星砚的家长,也有着过强的包容性,什么情绪大起大伏不是星砚的问题,是他们心脑血管还要练而已。
“快快快,看到星砚回来了,蹲下蹲下,万一星砚抬头看到我俩怎么办?”“要不我们找个借口下楼吧,星砚都买了什么?怎么满满当当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