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迎风书院>都市言情>东宫春事> 高兴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高兴(1 / 2)

第34章高兴

王贵妃如此算计的用意,显然是不愿看她与太子之间太美满。或者说,她不愿看见沈贤妃与太子相处和谐。王贵妃将已故的敏皇后和太子视为一生之敌,她的儿子三皇子同样如此。黄昏笼罩了整个宫城,日头坠在了西边的屋顶上,那边一片云霞绚烂,东边却显得安静柔和,淡淡的像偷来了一缕光。宋秋瑟刚走出院子,便见皇上的御辇到了。她退至一旁行礼。

今日皇上笑眯眯的心情不错,招手让她起身,沈贤妃迎出来接驾,见了宋秋瑟在院里,吩咐她盯着宫人把檐下的灯换好。院里的小太监和宫女捧了灯出来,都是新制的花样。宋秋瑟不用出力,只需看个眼就是了。

沈贤妃将皇上迎到了里说话。

窗没关严,有笑声露了出来。

宋秋瑟随即意识到沈贤妃让她留在院子里的用意,不着痕迹的往窗下走了几步。

里头的声音便清晰了。

皇上说:“江家那女儿原本都快定下是储妃了,可惜宫宴上不慎落水,失了仪态,太后她老人家觉得不合适,只能作罢。”沈贤妃惋惜道:“也是可惜了,江二姑娘是名门闺秀,不过一时失足…”皇上停了一会儿,说:“倒是有流言,说是江家女落水那日,与秋瑟起了争执。”

宋秋瑟心神一凛。

只听沈贤妃不疾不徐道:“既然是流言,哪能当真呢,当时许是碍于脸面,贵妃娘娘没追究,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给揭过去了,只是委屈了两个好女孩,此事称里糊涂的,恐怕再也说不清了。”

又是一阵沉默,皇上叹道:“也罢,既然都过去了,也不好再旧事重提,你的性子朕很放心,朕今日过来,是有一件事要同你商议。”沈贤妃笑着:"皇上吩咐就是。”

皇上说:“是关于你娘家外甥女,秋瑟的位份。”沈贤妃良久没有说话,而后小心翼翼道:“皇上的意思呢?”皇上缓和道:“是太后嫌宋家的门第太低了。”沈贤妃柔顺道:“太后是琅琊王氏的旁支,如今世上,能与王氏一较高下的,确实也不多了。”

皇上冷哼了一声,仿佛不太高兴:“朕倒是觉得很好,宋家一门忠烈,寒门出身,是朕一手提拔的,既然她们嫌门第低,朕就再给抬一抬,回头朕会下旨,追封宋氏忠勇侯。”

沈贤妃立刻道:“那臣妾先代秋瑟谢陛下恩典了。”皇上笑了笑,似乎还有些愁,又道:“太子的婚事闹哄哄也拖太久了,中间还生了不少事,朕已属意宋家女为太子正妃,也与礼部商议过了。不过太子宫里至今空落落的,没个知心人,礼部提议尽快定下两位良娣人选,待太子大婚时一并册封,朕准了。”

沈贤妃道:“陛下思虑一向周全,就这么办吧。”皇上今日来似乎就是为了说这件事,见沈贤妃没有异议,便有了要走的意思。

宋秋瑟回到廊下,看着他们快将灯都换好了。皇上出门,她神色如常拜下。

等恭送皇上的御辇离开,沈贤妃叫了她进屋,掩上了门窗。“都听见了吧。"沈贤妃道。

宋秋瑟点头:“姨母怎知皇上今日要谈的是这件事?”沈贤妃懒洋洋的靠在榻上:“王贵妃最近四处走动,拼命缠着皇上,无非就是想拆了太子的婚事,她可以容忍太子与外臣联姻,却不敢放任她与宫里的后妃搭上关系。”

宋秋瑟不明白:“她为何如此?”

沈贤妃道:“因为她的儿子就是靠她用耳边风扶起来的,一个枕边人简直能胜过十个能臣良将。”

王贵妃的想法也不难理解。

太子一个死了亲娘的皇子都能坐稳储君位置这么多年,万一他再拿捏了后宫,其他皇子还如何与他相争?

宋秋瑟默默不语。

沈贤妃叹了口气:“关于太子要选良娣一事,你怎么看?”宋秋瑟轻声道:“我不知道。”

沈贤妃望着她,目光里有哀伤:“世上每个女子都曾期待过与夫君一生一世一双人,但那样的美好只存在于梦中,寻常夫妻都未必守得住一生一诺,更何况帝王家。”

宋秋瑟生的很美。

但在帝王眼里这根本不算什么。

因为宫里永远有更美的女人在含苞待放。

东宫要选良娣一事传出后,便是向世人宣告,正妃已定。翌日,东宫女官孟音堂而皇之来到撷英宫,传太子谕令,邀宋秋瑟一叙。沈贤妃没说什么,只道:“去吧。”

有了名分,仿佛腰杆都能直起来了。

宋秋瑟记得这个女官,孟音。

她很年轻,容貌姣好,走路的时候袍角纹丝不动,肩背也笔直。宋秋瑟问:“太子殿下可有说找我何事?”孟音平欠身,一板一眼道:“许是想和姑娘商议良娣人选吧,殿下最近正为此事烦心。”

宋秋瑟不再说话。

孟音好奇地回头看了一眼,只见宋秋瑟眉眼舒展,含着一股莫名的冷意,她心里不禁打了个颤,只盼着未来太子妃不要是个难伺候的。前几次见太子都在书房,今日换了个地方,在庭苑里。海棠树下,牡丹丛中,他邀她到身边坐。

孟音知趣退下了。

宋秋瑟环顾四周,没再看到有其他服侍的人。春日渐暖,李曜也穿了薄衫,袖子衣摆柔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