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政何等精明! 接下这份差事之前,他已经看过大宋战船的图纸,兀术当时见他面露惊疑之色,直言道:“让你去接待宋国使臣,为的就是一探虚实。 大宋朝廷跟咱们一样,都是议和派为主。 王大人,你也知道,咱们的兵马与大宋相比,实力太过悬殊,在陆地上正面争锋,已无胜算。 唯一还有机会打击大宋的海路,还需要水军……” 王政想到渤海湾船厂的进展,不禁叹了一口气,“四皇子,这么看来,这份图纸也算是及时雨了!” 兀术让船厂的匠人仔细分析过图纸的细节,他们一致认为,这样先进的造船技术和火器搭载技术,的确史无前例。 金兵重骑铁浮图死在火炮之下,这是兀术心中不可磨灭的痛! 派出去的探子提到过,大宋军队准备动用火器,兀术对此还嗤之以鼻。 他觉得,猛火油柜也好,铁蒺藜,爆炸弹,甚至那种没有准头的火枪,对打头阵的铁浮图来说,毫无威慑力。 因为猛火油柜笨重,只能用于守城,不可能用马车拖到战场上,大面积倒油点火,蠢货才会不分敌我那么干! 至于那些火药爆炸为基础的武器,射程还不如神臂弓。 而神臂弓上如果搭载及时引爆的火药窠,这就要求改变弓的弹射力,探子没有任何打探到任何改良过的弯弓。 他想当然地认为,赵楷是故弄玄虚,想让金国放弃那一次战争,好给大宋迁都争取时间。 还是错了! 错的太离谱! 鬼知道,赵楷怎么会造出那样骇人听闻的玩意儿。 兀术听到西辽袭边时,还没有把宋辽联系到一起,当时只是恨透拉那个儒雅但深不可测的男人。 看着自己辛苦训练的铁骑,他想一箭射死的好泄愤的也是赵楷,而不是那个窝囊废赵佶。 事与愿违啊!……赵楷不仅还活着,还造出了这样的东西,试图彻底断绝金国南下的路。 兀术不禁憋闷。 王政见他脸色难堪,主动道:“四皇子是不是担心这图纸有诈,想让微臣从宋使口中探探口风?” 兀术郑重点头,“是这样没错,但还有一个问题。本王想知道送这封信来,是谁的主意? 据密探送回来的消息,大宋的船厂大都在长江以南。 旧京师开封只有一个船坞,用于皇家演练,从这点看来,战船的产地只能在南方。 大宋的重臣朝臣都已随都迁到幽州,在燕云一带耕耘,南下督造战船的官员,不是旁人,而是赵家康王,九殿下! 王大人,依你之见,九皇子会为了议和,把这份图纸传到本王手中吗?” 兀术用词谨慎。 王政听得一头雾水。 他向兀术靠了靠,眸光一闪,压低了声音,“难道四皇子认为,赵家老九想要南方的半壁江山,与赵官家划江而治?” 兀术瞧着二郎腿,一双虎目寒光凛冽,“怎么,你觉得不可能吗?别忘了,赵宋是如何得来的天下! 本王可听说,南方士族被朝廷压制的厉害,进士名额大都便宜了北方人。 南方是唐人之后,他们生活富足,善于经商,加上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对战争十分厌恶。 可赵楷这个怪人,大兴兵役,为了扩疆不择手段! 南方家族就算不出兵役,钱粮却不得不出,换做是你,你肯吗?” 王政听他分析的十分深刻。 也陷入了沉思。 痛心疾首道:“宋人狡猾,当初宋金共商灭辽大计,咱们举兵之时,赵宋却把禁军主力调到了京师,派出些歪瓜裂枣在外围装样子。 待辽帝被擒,宋人却还想着要回燕云,见咱们不肯,他们是怎么做的,竟然继续示弱…… 吸引咱们金国主力分兵南下之后,临时换三皇子登基,赵佶这个始作俑者却躲了起来。 要不然,咱们也不至于损失两大主帅! 四皇子,宋人狡诈,咱们不得不防!” 经他这么一点,兀术也显得不那么自信了! 散在大宋的探子是不少,可是他们送回来的消息中,大多数都是自相矛盾的,这也让他摸不清,赵楷到底要做什么。 辽金交恶已久,大宋对西夏已全盘掌控。 现在往南一看,金人竟然在不知不觉中,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。 兀术重重一叹,“你先去探探魏使臣的口风吧,待确定下来之后,本王再做安排!” 话是这么说,可这战船的吸